新年獻詞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 盧東亮
大同市人民政府市長 張 強
(2023年1月1日)
律轉鴻鈞,新元肇啟。值此2023年元旦到來之際,我們謹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全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干部群眾,向駐同部隊、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大同改革發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問候和美好的祝福!
2022年,發展大勢浩蕩前行,民族復興激蕩共鳴。我們見證了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重大歷史時刻,與全國人民共同邁入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時間的縮影里,鐫刻著奮斗的軌跡,濃縮著發展的萬千氣象?;赝^去的一年,有太多欣慰與感慨銘刻于心,有太多喜悅與振奮溢滿胸懷。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310萬大同人民,一道勠力同心,共克時艱,書寫了“奮斗兩個五年、跨入第一方陣”開局之年的動人篇章。
2022年,我們用“堅韌”扛住了超預期因素影響的壓力考驗。面對年初經濟開局不利和年尾疫情的嚴重沖擊,我們堅定不移上項目、引資金、抓落實,推動三次產業協同發展、同步發力,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穩中向好態勢,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達到全省平均水平,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指標完成情況綜合排名位列全省前列。圓滿完成國家煤炭保供任務,煤炭產量突破1.6億噸,煤炭先進產能占比達到90.7%。新能源并網裝機達到812萬千瓦,占全市電力并網總裝機容量超過50%,排名全省第一。數字產業蓬勃發展,全市投運標準機架7.5萬架,在用服務器25.3萬臺,分別占全省64.5%和68.5%,引進數據呼叫(標注)企業10余家,帶動就業1萬人,“東數西算”山西樞紐大同集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大同成功入列全國25個重點旅游城市建設名單。新增市場主體6.42萬戶,同比增長25.09%,市場主體總量突破32萬戶。
2022年,我們用“實干”推動了發展動能的顯著增強。持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形成120項改革制度性成果。啟動開發區體制機制重塑性改革,集成推進“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全市各開發區在全省綜合排名大幅提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形成“2+3+9”市屬國企改革框架。新建高??蒲衅脚_延伸基地4個、高校成果轉化基地3個,天鎮地熱無干擾取熱供暖試驗取得階段性成果,高速飛車實驗室項目穩步建設。華陽碳基新材料項目簽約落地,填補了國內高端碳基新材料的空白。大同陸港樞紐入列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北肉冷鏈加工產業園項目投產運營,對外開放平臺能級實現新躍升。
2022年,我們用“精致”彰顯了城鄉環境的宜居品質。持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打通10條中心城區“斷頭路”,改造老舊小區46個,全力推動污水處理提標擴容,古城建設全面提速,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43.76%、40.13%和15.97平方米/人,超過國家園林城市標準。深入實施文明城市創建“八大提升行動”,全力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圓滿完成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空氣質量保障任務。全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優良天氣數,均排全省第一,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全市8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7.5%。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6.5萬畝,完成營造林44.45萬畝。
2022年,我們用“真心”回應了社會民生的殷切期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財政收入八成以上用于民生,10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脫貧人口人均收入11723元,增速高于省下達序時進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1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54萬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安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中教育優質發展,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加快推進健康大同建設,全省首家推行“互聯網+醫改監測+醫療+分級診療”市縣鄉村四級全覆蓋。全民參保計劃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超過95%。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大同”,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維穩安保任務。12345政府服務便民熱線運行質量在全國312個普通地級市中排名第51位,全省排名第一。積極防范化解財政、金融、房地產市場等重點領域風險,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特別是成功應對多輪次疫情沖擊,第一時間落實國家“二十條”和“新十條”,推動生產生活秩序轉入正軌,凝聚起眾志成城、砥礪奮進的強大力量。
2022年,我們用“嚴管”詮釋了從嚴管黨治黨的莊嚴承諾。堅持“兩個永遠在路上”,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推動全面建設清廉大同,大力實施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高質量完成十六屆市委第一輪巡察,深入開展“六治”作風大整頓,持之以恒糾治“四風”,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從走家入戶的基層干部,到埋頭苦干的礦井工人;從守護平安的警察衛士,到抗擊疫情的白衣天使;從喚醒清晨的環衛工人,到深夜奔波的快遞“小哥”……“奮斗兩個五年、跨入第一方陣”的壯闊實踐中,鐫刻著每一個大同人奮斗的身影,凝結著每一個大同人勤勞的汗水。新時代趕考之路上,每個人都出了力,每個人都了不起!大家辛苦了,我們為你們點一個大大的贊!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新年的鐘聲,是又一次出發的號角。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我們要咬定“奮斗兩個五年、跨入第一方陣”總目標不放松,狠抓落實不懈怠,做大做強“十大產業”,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奮力推動大同各項事業趕超爭先。
市民們、朋友們、同志們,回首2022,最可貴的是“相信”和“勇氣”;展望2023,最可靠的仍然是“相信”和“勇氣”。面對不可預測的風險挑戰,只有奮不顧身的相信,只有堅韌恒久的勇氣,我們才能跨過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抵達勝利的彼岸。新的一年,讓心系大同、熱愛家鄉的我們用汗水澆灌夢想,以實干篤定前行。我們堅信,有勤勞勇敢的大同人民,有忠誠擔當的黨員干部,有無私奉獻的社會各界,大同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更加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更加自覺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只爭朝夕、真抓實干,砥礪奮進、眾志成城,不斷開創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新境界,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大同新篇章!
祝愿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祝愿古都大同再創輝煌!
祝愿全市人民幸福安康!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